雕塑的類型之一。又稱淺雕、凸雕。是在具有背景性質的實體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立體形象的雕刻藝術。因其依托于其他實體(如紀念碑、建筑物用具器物等),因此不能讓人環繞四周進行全方位觀賞,而只有一個觀賞面。依照雕塑主體形象凸出厚度的不同,浮雕可分為高浮雕、低浮雕、薄浮雕3種,而鏤空底板的高浮雕稱為透雕。一些運用壓縮、歸納、平處理的浮雕,又可分為單層次浮雕及多層次浮雕等形式和類別。因浮雕介于繪畫與圓雕之間,既能發揮歷史紀念性,又能起到裝飾作用,加上占居空間少,因此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中國原始社會器物上的線刻裝飾、商周至戰國的玉雕及青銅器上的立體圖案與裝飾造型、佛教石窟中的壁龕雕飾、唐代昭陵六駿、現代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還有兩河流域王宮墻壁上表現戰爭和狩獵場面的浮雕、古希臘巴特農神廟的裝飾浮雕,都是廣為人知的高、低型浮雕的實例。而像錢幣、獎牌和紀念章之類使用的浮雕裝飾,因其凸起的形體幾乎和底版接近,則被歸人薄浮雕一類。浮雕藝術語言有著自己特殊的表現力,它廣泛利用體積變異、線條流動、起位升降、光影處理等造成錯覺,從而達到非常巧妙的藝術效果。浮雕壁畫、浮雕裝飾作為當代公共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裝點出現代城市多彩的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