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標題是《我國雕塑適合長線投資》,深有體會,現在在我國的雕塑藝術品商業化了,在人們的眼里不值錢了。就雕塑來說,中國的原材料成本比較低,人工也低一些,價格遠遠被低估。按照國際慣例,雕塑是很貴的藝術品,同一位藝術家的雕塑能超過繪畫好幾倍,而中國是反過來的。一些國外的機構與投資者正是看中了中國雕塑的低價與未來增值的潛力,開始大量收購中國雕塑。
隨著國內雕塑拍賣行情的看漲,一些當代藝術品畫廊也將主要業務轉移到雕塑上來。現在我國雕塑適合長線投資,為什么這么說呢?
?? 收藏人群大致分三類:一類是專業收藏家,除了收藏油畫,雕塑也是他一個重要的門類;一類是藝術品消費者,他們主要是從家居裝飾的角度來考慮;還有一類就是海外機構,即國外的“樓堂管所”,國外的大樓、酒店、廣場的布置,要求購買定量的藝術品,這個指標是硬性的,占10%或者20%甚至更高。
中國雕塑藝術品的價格還處于低位。像隋建國、向京、展望這樣最頂尖的雕塑家,最大最貴的作品也不過三四百萬,而國外同樣等級藝術家的標桿都已經突破了幾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