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形式的創作有時并沒有達成普遍意義的認可,對于這種具有爭議的雕塑作品往往容易被觀賞者稱之為丑的雕塑,當地多數人們僅僅認為這件雕塑就是一堵高大的鐵墻,既不美觀又妨礙通行,我想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他們對美的認識來自于自我意識中,不愿在丑的雕塑中尋找關系的溝通,他們習慣了從生活中選擇有利于滿足自我的審美要求的形式。人們不愿意接受這種雕塑是因為在雕塑中尋找不到自身地位,外在的形式美對觀賞者來說是滿足了他們的自我判斷力和精神享受,因此他們并沒有察覺到理查德這件雕塑給他們帶來的情緒變化,由壓抑、神秘、恐怖、迷失直至走出雕塑那一瞬間的豁然開朗,我想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正是這件雕塑美的所在。“美”的雕塑有時也不單單是靠自身的形體空間,周圍環境對它也是一種襯托。在城市雕塑中,背景、周圍的建筑物、地理位置對雕塑都有很大的作用。雕塑有時不單單是一件獨立的雕塑,當觀賞者參與它,帶著豐富的情感,它才算是完整的,一件以簡單的形式語言創作出的雕塑可以讓觀賞者有豐富的情緒變化,那么這件雕塑就算是一件美的雕塑,即使它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可,我還是覺得它是一件美的而且成功的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