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有很多種,有些城市雕塑是,景觀,有些是文化,有些是風景,有些是歷史人物,城市不能沒有歷史,就像人不能沒有記憶是一樣的,有時,凝聚城市歷史的,只是一棟建筑、一個雕塑。
在宿遷,似乎沒有哪一個雕塑有“霸王舉鼎”那么高的知名度。不僅因為是項羽,更是因為那是注目宿遷一起成長的見證人,習慣了有他的陪伴。
曾記否,高大的身軀、健碩的肌肉、堅毅的目光,以及高高舉起的那一方巨鼎,早已成為宿遷人心中最深刻的項羽形象。
自矗立之日起,歷經無數風雨雪霜,“霸王舉鼎”一直遠遠地、深情地望著我們的城市,靜靜地守護著我們,看著這個城市一點點的欣喜變化和宿遷人生活的改善。
直至有一天,因為城市建設的原因,它暫時離開了我們的視線。然而,積日愈久,宿遷人對它的眷戀愈深,“霸王舉鼎”已成為宿遷城的情懷與記憶。
“它承載了太多我們兒時的記憶!”一提起“霸王舉鼎”,作為地道的宿遷人,市民王先生感慨道,小時夏天的時候,家中長輩常會帶他到廣場上乘涼,指著雕像給他講項羽的故事。聽著一個個經典的故事,看著雕像下生動的浮雕,王先生似乎回到了那個項羽叱咤風云的朝代。“后來,無論是看電視還是讀小說,提到項羽,眼前浮現的就是雕塑上的面容。”
其實,何止王先生,“霸王舉鼎”雕塑對許多宿遷人來說,已不再是簡單的一尊雕塑,提起它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總能找到深深的自豪與濃濃的回憶。
“宿遷是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以項羽為原型設計一個雕塑成為大家的共識。”據“霸王舉鼎”雕塑設計團隊成員申佩坤介紹,1995年,在“霸王舉鼎”雕塑總設計師張勁揚帶領下,大家設計出了“霸王舉鼎”雕塑設計圖,雕塑連同底座高約9米、重6噸,為鍛銅打造,底座四面分別創作了吳中起兵、破釜沉舟、揮師彭城、鴻門設宴四幅浮雕,藝術地概括了楚霸王英雄悲壯的一生。
有人說,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面孔,反映著一座城市獨特個性氣質。優秀的城市雕塑,可以美化城市環境,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作為城市的標志、歷史的見證,默默地閃爍著歷史的光輝。“霸王舉鼎”雕塑對于宿遷人、宿遷城而言,正是如此,它已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凝固的史詩、都市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