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一詞,在中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使用。雖說城市雕塑是一個完整的語言概念,但其在中國這片特定的地域范疇內又有著深遠的背景含義。而城市雕塑這個提法,從學術上來說并不確切,相對與室內雕塑,也稱為室外雕塑的,而在現在歐美,又稱為公共藝術或是環境雕塑等。近年來,公共藝術的概念開始被人們普遍提出,有人就開始把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等量齊觀,這兩個概念即不是并行的關系,也不是從屬的關系,它們是存在著某種交叉,即有的城市雕塑因為它們具備了公共性,同是也是公共藝術。公共藝術是一個內涵和表現形式更加廣泛的當代藝術的概念。
在城市雕塑的定義范疇中應該與建筑雕塑、園林雕塑等特定語義范疇進行辨析。首先是建筑雕塑,應該說城市雕塑的發生發展與建筑雕塑休戚相關。在現金的中國城市雕塑語義中,美化城市、強化地區人文魅力已經逐步取代了政府符號成為城市雕塑設計創作的主要功能;而另一方面,隨著西方后現代藝術的持續侵入,城市雕塑范疇有繼續擴張的趨勢。
從公共藝術概念方面辨析城市雕塑的定義,首先從公共藝術定義方面辨析。公共藝術應包括的藝術范圍絕不僅僅局限與戶外的城市雕塑,其藝術的載體形式可以包括開放性的、可供民眾以不同方式感知抑或參與的壁畫、雕塑、裝置、水體、建筑構造體、城市公共設施、建筑體表的裝飾及標識物、燈飾、園林等藝術形式。公共藝術所具備的公共性與城市雕塑所體現的公共屬性不同,公共藝術的主體應該是大眾,其作品形式應該是民眾與具體藝術操作者的合作結果,而城市雕塑不同,城市雕塑所體現出來的公共性應該說是民眾對于權力主體與精英文化的引導作出的協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民眾是站在對話者的角度而非實施者主體,但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城市雕塑被公共藝術這樣的概念所取代應該會成為歷史的必然